到佛山旅游的親友團
哇!祖廟真漂亮!小明,你跟我們介紹介紹有關祖廟的故事唄
本地土著——小明
這……額…其實我也不……太清楚
“迷之尷尬”小劇場分界線
作為武術之鄉
“南國紅豆”粵劇發源地
古時天下的“四大聚”之一
國慶期間,肯定有不少親朋好友想到佛山一游
不過,如果作為土著的你對佛山一點也不了解
上述劇情很有可能會在你身上重演
SO,這份介紹佛山景點故事的知(zhuang)識(bi)手冊
你最好先學習一下
祖廟——供奉北方玄天大帝的神廟
祖廟,地處繁華鬧市,其紅墻綠瓦,飛檐凌云的外形充滿了古色古香的韻味,幾百年來香火持續鼎盛。它與肇慶悅城龍母廟、廣州陳家祠合稱為嶺南古建筑三大瑰寶,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自古,祖廟在佛山乃至周邊地區就有著極高的地位,被稱為“諸廟之首”。
祖廟始建于北宋元豐年間,是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玄天大帝的神廟,即北帝廟,俗稱祖廟。北帝,即玄武,傳說是北方的水神,為龜蛇合體,所有興風作浪的龍蝦蟹將都由他統管。
市民在祖廟祭拜北帝并上香
北帝是北方的水神,怎么會被請到佛山來?據有史料記載,唐宋時期珠三角一帶多有水災,民不聊生。佛山人便將北帝請到佛山坐鎮。這也是北帝廟名稱的由來。說來也奇怪,自此之后,佛山一帶再也沒鬧過大水災。
南風古灶——生產珍品陶器
在佛山有禪城區東平河畔上有座古灶,依山而建,宛如一條臥伏長龍,俗稱“龍窯”。石灣的一些老人說,該古灶起建于明正德年間,因其坐北向南巧得南風,便稱為“南風灶”,后隨著灶齡的增長,又得名為“南風古灶”。
傳說南風灶在明代正德年間建成之后,開始燒了第一窯。由于該窯是從原來的龍窯改造而成,開窯出來的陶器產品出現前所未有的高質量。陶工們歡欣雀躍,陶器叮叮當當十分熱鬧。這時候有一個乞丐也湊近人群,以為有東西派發。人們見他衣衫襤褸,阻礙工作,便隨手撿個小盆子給他,打發離開。以后那個乞丐就用這個盆子乞食。其它乞丐捧的是瓦缽,而他拿的是盆子,比一般的“乞丐兜”大,乞來的食物自然多了一些。當天吃不完時,就存放在盆子里。神奇的是,這些殘菜剩飯居然不會變質,連續多天都如此,自此那位乞丐便視盆子為至寶。這件事傳開以后,人們都說石灣陶器有寶氣。
傳說歸傳說,但石灣龍窯每窯一寶,卻不是神話,這是龍窯的“窯變”現象。龍窯的特點是溫度升降變化大,燒窯時因火焰溫度與窯的位置以及釉料成分的不同,燒成的產品往往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,釉色特別艷麗,這就是“窯變”。但“窯變”的數量很少,人們視為珍品,故有“每窯一件寶”的說法。
梁園——古時梁氏土豪房屋群體
梁園舊貌鳥瞰圖
佛山梁園是佛山梁氏宅院的總稱,1984年重修后改為梁園。梁園主要由十二石齋、群星草堂、汾江草蘆、寒香館等不同地點的多個群體組成,規模宏大。
梁氏祖先梁國雄,從順德的麥村來到佛山,開始了從事香燭生意發家,當時他在汾寧路創辦了一家蘭寶香燭鋪。在積累了部分家財后,梁氏后人參與鹽業生意,利潤也比較大,集聚了比較可觀的家財。
遷居佛山后的短短幾十年間,梁氏家業興旺,一躍成為佛山望族。松佳里梁氏人丁劇增,不得不分家立業,分別在周邊大量購置土地,安家置業。在分家立業的同時,梁氏與中國傳統文人一樣,開始在房屋四周疊山理水。歷時40多年,終于建成了梁氏宅園。這些由梁氏子弟蓋的房子統稱為“梁園”。
祝佛山街坊國慶快樂!
玩得盡興!
老板說了
您點一個
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!
覺得本文有用,給小編點哦!
歡迎小伙伴們在右下方“寫留言”
順便給你的老師點個zan吧!
小編每條都會很認真的看哦!
本周精選
國慶人海里浪?來這就夠了!華南最大樂高科技展,14個勁爆看點,勁值
國慶怎么玩?留在佛山一樣精彩!五區吃喝玩樂指南get√
1只發臭死鵝15元,上桌變160元“美味燒鵝”!佛山人,可能你還吃過..
圖片來源:佛山日報、佛山市禪城區博物館以及熊川川
來源:佛山民政
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,本文標題:《水神北帝爺神像北帝廟供奉北方之神風調雨順玄天上帝神像生產》
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