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,全球顯示器市場在商用需求回暖、電競需求爆發以及產品結構升級的三大驅動下,實現了穩健增長。根據群智咨詢(Sigmaintell)數據,2024年全球顯示器整機出貨量達1.28億臺,同比增長4.0%。其中,頭部品牌憑借技術優勢和渠道資源繼續領跑,而新興勢力則通過差異化策略和成本優勢實現突圍。
技術升級:顯示器市場取得顯著進展
分辨率方面:FHD仍是基礎辦公市場的主力,但占比有所收縮;QHD占比接近15%,同比增速超過30%;UHD占比小幅增加,增速提升至11%。
高刷新率方面:180Hz快速成為電競顯示器的主流規格,滲透率達26%,同比增速達142%。
144Hz在電競市場中呈現快速退出趨勢,為辦公顯示器升級讓位。
OLED與MiniLED:兩大技術陣營對壘。OLED在2024年市場規模突破130萬臺,同比增長151%,主導中高端市場。MiniLED在2024年出貨量達45萬臺,同比增長33%,主要集中在中國市場。
頭部品牌市場表現:戴爾穩居榜首,TOP5差距不大
戴爾(Dell)第一:2024年憑借在商用市場的渠道優勢,以2380萬臺的出貨量穩居榜首,同比增長1.3%。然而,其市占率從19.1%下滑至18.6%,主要因消費產品線受到擠壓。
2025年展望:預計在商用渠道的支撐下,出貨量將微增至2400萬臺以上,但市占率可能進一步下滑至18%。
冠捷系(TPV)第二:在2024年,AOC/飛利浦雙品牌戰略表現穩健,出貨量達1630萬臺,同比持平。冠捷系在電競市場連續三年保持市占率第一,產品結構升級迅速。
2025年展望:預計出貨量將增長至1670萬臺,但需在電競市場守擂與技術升級之間找到平衡。
惠普(HP)第三:其在2024年出貨量1240萬臺,同比小幅收縮,主要受中國區和歐洲區表現不佳影響。
2025年展望:將在北美商用市場的支撐下,保持份額穩定在9.5%左右,但需加速布局高刷新率電競屏以提升消費市場競爭力。
三星(Samsung)第四,在2024年通過提升平面產品和QD-OLED產品技術競爭力,出貨量達1305萬臺,同比增長7%。
2025年展望:受關稅加征影響,出貨量可能面臨小幅收縮。
LG第五:2024年出貨量1000萬臺,排名第五,同比小幅增長。而在2025年將繼續以利潤為導向,預計市場規模持平。
一位行業人士向《視聽圈》分析表示,2024年全球彩電市場在頭部TOP5品牌格局走勢來看,有以下兩層市場特性值得關注。
其一,戴爾或將面臨挑戰。雖然戴爾是唯一一家出貨量突破2000萬臺的品牌,但其主要依賴商用市場的優勢,家用消費市場表現相對下滑。未來,戴爾需在保持商用市場競爭力的同時,夯實家用消費市場的表現,以穩固行業第一的地位。
其二,TOP5差距不大。前五名之間的市場差距并不明顯,尤其是第二名與第三名、第四名與第五名之間的差距較小。這意味著,未來市場只要踩準步點,做好產品布局和有效傳播,后來者居上的機會將非常大。
2025年展望:技術沉淀與用戶洞察的雙重較量
群智咨詢(Sigmaintell)預測,2025年全球顯示器市場出貨量將達1.32億臺,同比增長3.0%。頭部品牌將通過品牌定位與產業鏈整合鞏固地位,而新興勢力將繼續憑借差異化與成本優勢突圍。OLED與MiniLED將逐漸走向不同的競爭市場,180Hz將成為絕對主流,240Hz則進入主流預備役。
未來,廠商需在參數競賽之外,思考如何通過提升用戶依賴度增強用戶粘性,如何快速洞察并響應市場需求,以及在政治沖突等外部因素影響下保持市場競爭力。
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,本文標題:《電腦顯示器品牌排行(全球顯示器品牌格局解析第一名破2000萬臺)》
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