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年,蕭峰三十一歲。
從一個意氣風發的丐幫幫主,遭遇了丐幫內叛、身世被揭、父母(至少是他認為的)慘死、師父過世、被指認為殺父母和師父的兇手、被指認為契丹人、失去了自己的地位、身份甚至名字,錯手打死阿朱,失去了一切后,又誤傷阿紫。
終于只能帶著阿紫來到茫茫關外雪野。終于連吃的都沒有了。
人生受苦受難至此,真是伊于胡底。
那天,他遇見了一條好漢:一身肌肉,一桿虎叉,殺了一頭猛虎。蕭峰看了,就暗贊一聲好漢子。
之后就喜劇了:
他們倆語言不通,但居然還說得上話。
從被丐幫內叛之后,整整十二回書,這是第一個跟蕭峰大笑著說話的男人:
蕭峰翹拇指:英雄。
獵人指自己鼻子:完顏阿骨打。
蕭峰指自己鼻子:蕭峰。
獵人:蕭峰?契丹?
蕭峰:契丹!你?
獵人:完顏阿骨打,女真!
——不會外語也能對話的典范啊……
于是蕭峰和阿紫跟著阿骨打,去了女真部族住下。打獵,喝酒。自在逍遙。阿骨打對他除了敬愛,什么感情都不剩了。
后來,蕭峰與阿骨打一起出獵,捉了遼國皇帝耶律洪基。耶律洪基許諾了黃金五百兩、白銀五千兩、駿馬三百匹的贖金,蕭峰喜愛他豪邁,放他走了。回程的路上,再次遇見了阿骨打。阿骨打對蕭峰放走了天大的贖金,并不在意,還深為贊嘆,是所謂知己。
后來,到蕭峰在遼都陷于絕境時,完顏阿骨打帶本部人馬出現,站在馬背上高呼:
“蕭大哥,蕭大哥,完顏阿骨打幫你打架來了!”
絕境中一點火光。
那日蕭峰是不告而別,阿骨打說他并不以為忤,依然記掛不舍。
蕭峰成了南院大王,阿骨打并沒來貪慕富貴依附,不求同享福。
倒是蕭峰遭了難,阿骨打帶著女真族,直撲契丹巢穴,前來舍生忘死的拼命。
蕭峰自己也承認,在女真部中過得很是快樂;他也覺得此后在女真中安身,免卻無數煩惱。于是也答應了,送完中原豪杰,再來和阿骨打相聚。
“哥哥,不如便和兄弟共去長白山邊,打獵喝酒,逍遙快活。”
“兄弟,這些中原來的英雄豪杰,都是為救我而來,我將他們送到雁門關后,再來和兄弟相聚。”
后來的事,我們都知道了:
蕭峰折箭斷誓,自盡在了雁門關。
完顏阿骨打在雪山里一定也等了很久,才知道蕭大哥不來了吧?
按《天龍八部》,蕭峰之死,是在宋朝高太后逝世:
那是公元1093年。完顏阿骨打那年,二十五歲。
后來又過去了許多年。
以下是按史書記載的公元12世紀初大事:
遼國天慶三年(1113年)十月,完顏阿骨打繼位女真各部落聯盟長,稱都勃極烈。那時候,他四十六歲,距離蕭峰死去二十年。
天慶四年,阿骨打四十七歲,起兵叛遼,破寧江州。
天慶五年農歷正月初一(1115年1月28日),阿骨打在會寧稱帝,建立大金,年號收國,改名完顏旻。
天輔三年(1119年),遼天祚帝冊封阿骨打為東懷國皇帝。阿骨打不接受冊封,繼續攻打遼國。
天輔四年(1120年),阿骨打與宋朝訂攻遼計劃,攻陷遼上京臨潢府。
天輔六年(1122年),取遼中京;是年年底,攻陷燕京。
天輔七年(1123年)八月,阿骨打返金上京途中病逝,五十六歲。
他等于是攻打遼國的歸途中死去的。
這一生,盡在與遼國為敵。
我們都知道燕云十六州。北宋與遼國對抗,就是對此咬牙切齒。
很奇妙的是:完顏阿骨打在位時,愿意把燕云歸還宋朝。
當宋以“海上之盟”求燕京及西京地,金國大臣左企弓曾勸阿骨打不要歸還“燕云十六州”,但阿骨打還是如約歸還了“燕云十六州”中的燕京、涿州、易州、檀州、順州、景州、薊州。
阿骨打痛恨遼,但對宋還算和善,在建國之初,就有意與宋聯合,和后來諸代金朝帝王對宋朝充滿敵對,那是大不相同。
《靖康稗史箋證》中記錄其二子完顏宗望曾說過:
“太祖止我伐宋,言猶在耳”。
在阿骨打活著時,從來不許諸子伐宋。
阿骨打逝世后,金國滅亡北宋,但終完顏阿骨打自己的一生,他對宋朝,算是很友好了;反而是一意孤行,一定要滅了遼國;甚至是在攻打遼國途中過世的。
他為什么不許宗望伐宋?
為什么一心要滅遼國?
“哥哥,不如便和兄弟共去長白山邊,打獵喝酒,逍遙快活。”
“兄弟,這些中原來的英雄豪杰,都是為救我而來,我將他們送到雁門關后,再來和兄弟相聚。”
大概就因為上面這個約定沒能實踐,于是一個國家(金)崛起了,一個國家(遼)敗亡了。
傳奇里傾國傾城的人,也不過如此。
金庸有一句現成的句子說這個:
“塞上牛羊空許約”。
好吧……鞠個躬,本文其實沒一句是正經的 Σ( ° △ °|||)︴
本文純屬虛構。
收在拙著《漿糊夢》里。
這本書現在,有kindle電子版啦。
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,本文標題:《塞上牛羊空許約(盛衰興滅)》
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